您现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聚焦 > > 列表
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退休时是不是很吃亏?-焦点快看
2023-01-29 22:50:01   来源:帮兄聊社保

所谓的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指在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或是工作年限,由于没有实际缴费,但这不是个人的错,而是政策性导致的,所以为了确保这部分人的权益不会因为退休制度的改革而受到损失,要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来处理。

视同缴费就是没有实际缴费,但是相当于缴费,等同于缴费的意思,就像工伤有视同工伤一样,视同工伤也会享受工伤的待遇。视同缴费年限也是如此,没有实际缴费,但可以享受实际缴费的待遇。在计算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都是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两个方面。

在养老金计算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计算的,基础养老金是由统筹账户来支付的,这个部分占了养老金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基础养老金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


(相关资料图)

基础养老金又称为统筹养老金,是统筹资金来支付的,这就是单位缴费为什么要全部划入到统筹账户的根本原因。现在养老保险总的缴费比例为24%,单位缴费部分正好是个人缴费的2倍,也就是三分之二,从理论上来说,在正常缴费的情形下,很多人的基础养老金也占养老金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是按照本人的退休年龄的来决定的。年龄小一点的人,计发月数比较长,但每月的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要低一些;计发月数比较短的人,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会更高。也就是说,一个蛋糕就那么大,分两次吃份额就会多一些,分为5次吃,每次吃的量可能就会少一些。

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所谓的过渡性养老金,是在过渡期增加的一种养老金计算办法。过渡性养老金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解决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没有个人账户,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偏低的一种补救措施,过渡措施。

视同缴费没有个人账户,那么退休计算养老金时会不会吃亏呢?我认为这是不会吃亏的。视同缴费年限由于没有个人账户,只有实际缴费年限形成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比较低的,但加上过渡性养老金以后,很多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加上个人账户养老金,还要高于基础养老金,实际上也已经超出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养老金总额三分之一的比例。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全国基本上是统一的,但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还不完全统一。比如以前广东省,是将视同缴费年限按照缴费年限的方式折算为个人账户,但在2021年全部重新计算,并补发了过渡性养老金。按照江苏省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江苏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还是采取折算为个人账户的方式计算。

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以后,在2014年10月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基本上都是视同缴费年限大于实际缴费年限。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过渡性养老金是养老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于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是从1.2%到1.4%,高于基础养老金的计发系数1%,所以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过渡性养老金也会高于基础养老金,也打破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养老金总额三分之一的传统。

现在来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之所以会高于企业职工,主要就是过渡性养老金比较高。过渡性养老金比较高的原因主要就是视同缴费年限长,视同缴费指数高,过渡系数高导致的。

综上所述,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的确会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比较低,但由于视同缴费年限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对于视同缴费年限越长的人,视同缴费指数更高,过渡系数更高,过渡性养老金都会高于基础养老金,所以视同缴费年限不但不会降低养老金,更多的是会增加养老金。

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三分之一

上一篇: 天天快播:本马达合作新片《AIR》定档 聚焦耐克签下乔丹
下一篇: 最后一页